随着社会发展,受家庭结构的多样化、教育方式的变革、网络环境的普及等影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研究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规律、特点和问题,不仅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科学育儿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关注、思考、讨论、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问题,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在成长中发生了什么,我们能够为幼儿做些什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基于此,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以刘贵宝副教授、赵英芳副教授、王一小讲师、陶宇副教授和李清天博士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制作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课程,2024年获批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开创了学院课程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新局面。
本课程旨在探讨幼儿在生理、认知、社会性和人格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幼儿个体心理发展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引导家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幼儿观、发展观,尊重个体差异,能够因材施教、科学施教,提高家庭教育成效;引导学习者运用有关知识与理论分析幼儿心理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解决幼儿成长中的实际问题,科学育儿。
本课程共16学时1学分,涵盖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幼儿的大脑和神经发展、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的社会发展、幼儿游戏发展等关键知识点,讲授深入浅出结合实际,视频制作精美,能够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教育从业人员和幼儿父母的学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