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7月1日-2日,深入沙沟镇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多元活动形式搭建知识传播桥梁,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物资暖童心,关爱递真情。活动中,志愿服务队为当地困难儿童家庭送去了学习用品与生活物资,这些承载着爱心的学习用品与生活物资,不仅是生活物品的传递,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关爱。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为困难儿童的生活点亮一盏明灯,让温暖与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非遗润童心,志愿传薪火。在沙沟镇村委会,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非遗美育课程。漆扇制作课上,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画笔在扇面上勾勒出绚丽图案,感受传统漆艺魅力;雕版拓印课程中,孩子们亲手触摸古老雕版,体验拓印过程,见证传统文化的神奇;绒花扭扭棒课程充满创意,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绒花作品;绘本阅读活动中,志愿者们精心挑选了如《中国传统节日》等经典绘本,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将绘本中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孩子们;手语教学活动中,志愿者们从基础的手语教起,耐心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示范,比如 “你好”“谢谢”“再见” 等日常用语的手语表达。





浸润党性文化 感悟使命担当。次日,志愿服务队前往十里湾研习社。怀着崇敬之情,接受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洁文化教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枣庄人文历。参观过程中,马克思学院的王皓老师,生动地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大家细细观瞻,凝神倾听讲解,鲜活地再现了运河支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斗争场景,对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大家被先辈们的顽强拼搏精神和无畏牺牲的壮举深深触动,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净化与升华,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精神。



此次 “三下乡” 活动,是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送关怀、传文化、学思想,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 “三下乡” 实践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文/张丽嫱 图/院新媒体 编辑/张丽嫱 审核/刘玉宝 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