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我院精细化管理活动形成管理方案阶段。教育技术与传播系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学生工作之中,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且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我系将根据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体现管理中的人性化,对学生严慈共济、恩威并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为我院平安校园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
1.尊重与爱护学习者──教师的天职
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是成长中的人,是一个具有一定理性和实践经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人。尊重学习者意味着不仅将他们视作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此,了解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习者,确保他们的安全感并通过对自己过去学习活动和实践工作的回忆去了解和沟通学习者的心灵,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习者创建有助于他们整体、和谐、充分发展的隐藏着丰富给养的环境─这正是每一个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天职,也是现代远程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
今天,尊重与爱护学习者已经不仅仅是教育家长期以来追求的一种教育思想,随着人对具有高级认知机制的人脑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有关脑的最新研究成果正成为这一理想的重要生理依据。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脑神经元的功能活动和脑细胞的数量与质量从遗传特性的角度考虑是正常的,它们并不会因性别、个体的不同而在统计学上构成显著差异。这说明,每个正常人身上蕴涵着的有待开发的巨大潜力正是面向全体学习者的素质教育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依据。当然,在正常情况下由遗传基因形成的人种差异,如性别差异以及由于后天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不同而造成的后天认知结构、风格、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等都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在看到人与人是有区别的同时,我们应该承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样性,它要求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者对人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并以此作为教育与教学的前提。这意味着不是让学习者去适应一成不变的教育,而是教育应通过自身的变革,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去迎合学习者的需要。
尊重与爱护学习者的关键,在于树立学生服务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承认学生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活动)是主动的,而不是背动。教师指导、引导、调动物学习热情,从而充分发挥。
2.知识建构活动──学习者心智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切教育过程基础的应该是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共同活动而形成的积极自主的个人活动,而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通过互动合作激发、引导和调节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必须明白,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学习基础的学习者,所谓学习活动必须是从学习者自身对知识的需求出发的,是由学习者解决真实问题的认知动机驱动的。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方式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需求以及学习的内在动机,例如,可以多种媒体方式以及集各种表征方式为一身的多媒体计算机呈现具有多元表征方式(包括文本、图表、图象、动画、声音、音乐等)的知识并将其镶嵌在真实情境之中,以营造浸润式的学习环境;可提出源于真实复杂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隐含矛盾的问题启动学习者的认知动机与思维;可以来自社会实际需要的真实任务激发学习者的社会性动机,等等。总之,教师必须充分认识,离开了自身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和针对每一个学习者的不同背景,仅仅通过知识的直接灌输,是不可能发展学习者的心智的,因为,在说教式、传授式的教学中,学习者只能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至多只能掌握“惰性的”知识。然而,这种惰性的或呆滞的知识是无法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是无法迁移新的情境的,是无法对学习者产生意义与价值的。因此,这样的教学与就不可能真正的作用于学习者的心智与人格的发展,更谈不上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合作与交往──学习者发展的社会源泉
既然,学习者是自己学习活动中的主体,那么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如何利用蕴涵着丰富资源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可能性去引导、指导、支撑在其中生活与学习的学习者。教师必须明白,知识是不能以现成形式从教师的口到学习者的耳进行传授的。也就是说,这种知识的直接传授方式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学习者主要是在教师间接的帮助下,在为学习的社会与文化情境中,凭借自己的主动建构知识与意义的活动,通过社会性的协商,去跟他人互动,跟环境互动,跟人类的文化互动,从而在变革活动对象(包括真实或虚拟的物质对象和以符号为载体的观念对象)的同时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充分的利用互动合作的社会情境作为教育过程真正的杠杆,通过对社会情境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有效调节和控制,间接地作用于学习者,并充分利用蕴涵着丰富资源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可能性去指引、支撑在其中生活与学习的学习者。众多的研究表明,学习者是通过参与与比较有知识的人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人的个体的发展正是这种社会性的共享共建活动向个体内部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能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效教学的本质意义正在于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以及凭借信息技术实现的人与人更为广泛的合作之中。正是这种社会性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启动了人的个体发展的动力机制。因此,我们在对本系学生的管理中坚持如下原则:
(一)完善的岗位职责,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完善制度既是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推进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有一套规范、完整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我们的做法是:
1、进一步完善领导工作职责,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
2、修订辅导员工作职责,签订辅导员目标责任书;
2、修订班主任工作职责,签订班主任工作责任书;
3、完善宿舍管理员工作职责,签订宿舍管理员目标责任书;
4、制定夜间值班制度;签订夜间值班责任书;
5、完善学生党员职责,签订学生党员目标责任书;
6、制定宿舍舍长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
7、建立三级学生信息员制度,即学生与班主任、班主任与系领导、学生与系领导三级。
(二)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管理过程条例化
1、辅导员、班主任每周深入宿舍一次,要有签到记录,学生谈话记录;班主任老师每三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有会议记录;每学期与全体学生谈话一次,与特殊学生、贫困生谈话两次,有谈话记录;对问题严重的学生报系领导。
2、在学生宿舍设立宿舍管理办公室,并安排专人办公。宿舍管理员每天检查宿舍上下午各一次,有检查记录,并使用QQ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将检查记录传至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处,以便及时掌握学生上课出勤、宿舍内务及其他情况。
3、要求夜间值班教师当晚9:30---10:30巡查宿舍,要有巡查记录.
4、学生会宿管部每天检查宿舍一次,有检查记录,宿舍管理员与学生会检查结果,汇总后当日公布并报班主任、辅导员。
5、每班指定1-3名信息员,定期以电话、短信、面谈、e-mail等形式向系领导汇报工作,系里每月补助信息员3-5元电话费。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1、辅导员考核按照工作职责,由系领导、团总支考核,对于认真履行职责的辅导员,给予奖励,凡不能履行职责的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审中不予推荐。
2、班主任考核以所在班级考核成绩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班主任考核成绩在前二分之一的,班主任费上浮20%,后二分之一的下浮20%,对不认真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审中不予推荐。
3、宿舍管理员认真完成职责给予表彰奖励,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给予批评,在全年的评优、评先中不予推荐。
4、宿舍舍长在学期评比中达到示范宿舍的,给予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宿舍成员在下年度综合量化评比中给予加分;对学期评选不合格的宿舍,其成员在下年度评优评先和奖学金、推优工作中不予推荐;预备党员推迟转正。
二、贯穿“以人为本”理念
“教育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想是人们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理想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在理想与教育实现理想的现实可能性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尽管,在中外教育史上,尤其是在刚结束的20世纪一百年内,许多教育家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而且,他们也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进行过创建不同于现行学校教育、更尊重个人、更符合人的发展本性的教育经验,力求密切生活与教育、社会与课堂的联系。但是,当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迈向一个新的正以期盼的心情关注着与新的经济形态相应的知识社会的到来时,我们遗憾地发现,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形成的现存的所谓正式的学校教育形式已无法承担起培养适应知识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型的劳动者。这是因为在相当程度上脱离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为教育而教育的现行学校教育模式割裂了知识与能力、知识内容与其产生的真实与丰富情境,知识的习得与其价值取向之间的密切联系。学校习得知识的呆滞性、认知过程中理性与激情的分离、客观知识与主观价值取向的背离等现行学校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病已清晰突现,反思传统的学校教育,建构新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模式已成为时代的需求和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由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蕴涵着最新理念及其实施方法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现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的出现,将有助于21世纪教育新的创建,从而促进“教育以人为本”理想的实现,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教育形式。
人本思想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系学生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1、既严格教育管理,又注重人文关怀
例如:我系2008级学生黄成林,家境贫困,性格内向,自卑心强,与同宿舍同学相处不融洽。曾先后三次向系领导提出调换宿舍,系领导、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终于使该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没有调换宿舍,并和其他同学和睦相处。
2、既严格纪律要求,又注重道德教化
有些学生对我系开展的宿舍管理不理解,系领导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找部分学生代表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向学生阐明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和学生干部起到表率作用,带动全体学生深入做好宿舍文化建设活动。
3、既严格程序规范,又注重内容效果
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引导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养成,始终坚持管理即服务的观念,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学生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始终坚持教育管理的理念,努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文内涵,强化育人效果。
三、其他一些做法:
1、为了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至少持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没有资格证书的不能担任班主任。
2、担任教学工作的班主任教师在排课的时候,采取分散排课,保证在校的工作时间。
3、坚持任课教师考勤上报制度,随时掌握旷课学生的信息,以便及时做工作。
4、做好学生党员的日常测评工作,对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学生党员个别谈话。
5、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预备党员、党员分别实行导师制度,安排党员教师定期指导,有详细的谈话记录。
6、制定学生宿舍上网管理细则,与学生和家长签订协议书,对彻夜上网的学生采取批评教育和由系暂存电脑相结合的做法。
7、对贫困学生的就业给予一定的补助。
8、开展特别问题学生“一对一”帮扶教育活动,每位党员教师负责一至两名特别学生。
9、实行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接待日制度,要求夜间值班的人员当晚接防学生,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总之,在信息时代,在知识社会,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充分考虑作为人类智能结晶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中介、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以及共享共建知识社会意义方面的巨大作用。我想,只有作用于融入最新教育理念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再加上人们不懈的努力与创新,以人为本的理想与现实才能真正实现。
|